米

复制

ㄇㄧˇ

卷七 共6画

卷七

6画

U+7C73

莫禮切

6

说文解字

《说文解字》(大徐本)

徐铉 (宋)

卷别卷七上反切莫禮切頁碼232頁,第13

米粟實也。象禾實之形。凡米之屬皆从米。

附注段玉裁注:「米謂禾黍,故字象二者之形。四點者,聚米也。」王筠句讀:「禾實仍是粟實,必重複言之者,蓋謂米是圓物,四點象之足矣;而有十以象其穎與穖者,以米難象,故原其在禾時以象之也。」

附注《說文新證》:「甲骨文小點象米粒,中間的橫筆,李孝定以為象籭(篩)形。魯師實先以為象概形。」

《说文解字系传》(小徐本)

徐锴 (南唐)

卷别卷十三反切名洗反頁碼596頁,第1行,第1

米穬實也。象禾黍之形。凡米之屬皆從米。

鍇注臣鍇曰:穬,顆粒也。十,其稃彚開而米見也。八八,米之形也,粟有秕者。故北齊擇盧思道之詩得八首,人言八米。以稻喻之,若言十稻之中淂八粒米也。象形

《说文解字注》(段注本)

段玉裁 (清代)

卷别卷七上反切莫禮切古音第十五部頁碼1319頁,第2許惟賢576頁,第11

米粟實也。

段注𠧪部》曰:粟,嘉穀實也。嘉穀者,禾黍也。實當作人。粟舉連秠者言之。米則秠中之人。如果實之有人也。果人之字古書皆作人。金刻《本艸》尙無作仁者。至明刻乃盡改爲仁。鄭注冢宰職。九穀不言粟。注倉人掌粟入之藏云:九穀盡藏焉。以粟爲主。粟正謂禾黍也。禾者,民食之大同。黍者,食之所貴。故皆曰嘉穀。其去秠存人曰米。因以爲凡穀人之名。是故禾黍曰米。稻稷麥苽亦曰米。舍人注所謂六米也。六米卽膳夫,《食醫》之食用六穀也。賓客之車米,筥米。喪紀之飯米。不外黍粱稻稷四者。凡穀必中有人而後謂之秀。故秀从禾人。

象禾黍之形。

段注大徐作禾實。非是。米謂禾黍。故字象二者之形。四㸃者,聚米也。十其閒者,四米之分也。篆當作四圜㸃以象形。今作長㸃。誤矣。莫禮切。十五部。

凡米之屬皆从米。

白话解释

米,粟的籽实。字形像粟禾结实的形状。所有与米相关的字,都采用“米”作边旁。

字形解说

甲骨文之米,像米粒散布之形。戰國文字二、三例,將其中的上、下米粒連了起來,稍失其形,卻是篆文之所本。隸書、楷書沿之,猶存其原形,演變脈絡應很清楚。以上諸形,都據具體的實象造字。在六書中屬於象形。

米字的相关索引

#书籍索引
1汲古閣本第457頁,第3字
2陳昌治本第584頁,第1字
3黃侃手批第450頁
4說文校箋第293頁,第10字
5說文考正第282頁,第1字
6說文今釋第1016頁,第1字
7說文約注第1737頁,第2字
8說文探原第3672頁,第1字
9說文集注第1495頁,第3字
10說文標整第180頁,第9字
11標注說文第289頁,第5字
12說文注箋第2379頁,第1字
13說文詁林第7274頁【補遺】第17090頁
14通訓定聲第2299頁,第1字
15說文義證第616頁【崇文】第2461頁
16說文句讀第947頁
17說文新證第579頁,第2字
18古字詁林第六冊,第682頁,第3字
19古字釋要第693頁,第5字
米字说文解字的释义由万卷国学网整理而成,释义内容是基于开放的说文解字资源。

笔画相同的字

更多
  • ān 安
  • 旭
  • quán 全
  • duǒ 朵
  • jiāng 江
  • qū,qǔ 曲
  • 吉
  • róng 戎
  • tíng 廷
  • 此
  • zhōu 舟
  • qiān 芊
  • 亦
  • yǒu,yòu 有
  • chéng 成
  • bǎi 百
  • bāng 邦
  • zhòng 仲
  • guāng 光
  • sháo 芍
  • duō 多
  • 祁
  • 宇
  • zhī 芝
  • 戌
  • fēi,pèi 妃
  • bīng 冰
  • zhì 至
  • rèn,rén 任
  • 伊
  • 伍
  • xiū,xǔ 休
  • xiān 先
  • chéng 丞
  • xùn 迅
  • yáng,xiáng 羊
  • 羽
  • yīn 因
  • chén 臣
  • yán 延
  • jiàn 件
  • 衣
  • liè 列
  • zhào 兆
  • zǎo 早
  • zhú 竹
  • lèi,lē 肋
  • 肌
  • jiū 朻
  • péng 芃
  • zài 再
  • háng,xíng 行
  • dì,de 地
  • wǎng 网
  • zhū,shú 朱
  • 企
  • máng 芒
  • xiàng 向
  • zhǐ 旨
  • huí 回